EN

关注宫颈疾病

守护女性健康

爱心护苗

共筑光明

个性化诊断

用药更精准

最精密的“全自动相机”--眼睛是如何工作的?
发布:2025-10-16 点击:4

维视阅互联网医院 2025年10月16日14:48 浙江

眼睛就像一台精密的全自动照相机,它能捕捉光线,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最终让我们看见五彩斑斓的世界。要理解这个过程,我们需要了解眼球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

从整体来看,眼球大致分为两个部分:

眼前节:指眼球的前面部分,主要包括角膜、虹膜、晶状体等结构,主要负责光线的进入和折射聚焦。

眼后节:指眼球的后面部分,主要包括玻璃体、视网膜和视神经等,负责感光成像和信号传递。

8-1.png

眼球的内部空间与液体

眼球内部被分为几个腔室,充满了液体以维持眼压和形状:

眼前节的液体——房水:

前房:角膜之后、虹膜之前的空间。

后房:虹膜之后、晶状体之前的狭窄空间。

房水的循环对维持正常眼压至关重要。

眼后节的填充物——玻璃体:

这是一个从晶状体后方直到视网膜的巨大空腔,里面充满透明的胶状物质——玻璃体,它让眼球保持饱满的球形,并支撑着视网膜。

眼球壁由三层“外套”构成,从外到内分别是:纤维层、血管层和神经层。

一、外层:坚固的纤维层

8-2.png

这层是眼球的保护外壳,由两部分组成:

1.巩膜:我们常说的“眼白”,它坚韧结实,保护着眼内精细的结构,并为控制眼球运动的肌肉提供附着点。

2.角膜:巩膜向眼球前部延伸时,会到达一个称为角膜缘的过渡区域,在这里它变为角膜。角膜位于眼球正前方,像一个透明的圆顶窗户。它是光线进入眼睛的第一道关口,其弯曲的形状能初步将光线聚焦。角膜没有血管,依靠泪液和房水获取营养,这种特性也使其在移植时不易发生排异反应。

二、中层:营养与调焦的血管层(葡萄膜)

8-3.png

这层富含血管和色素,主要包括:

1.虹膜与瞳孔:虹膜中黑色素的含量决定了眼睛的颜色,虹膜中央的圆形开口就是瞳孔。虹膜内的肌肉能像相机光圈一样调节瞳孔大小——光线强时收缩变小,光线弱时开大,以此控制进光量。

2.睫状体:连接虹膜的后方,内含睫状肌。通过悬韧带与晶状体相连,通过收缩和放松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从而实现看近和看远的精细调焦。

3.脉络膜:覆盖眼后节的大部分区域,是一层深棕色的血管膜,为眼球大部分组织提供营养。其深色有助于吸收多余光线,防止其在眼内散射和反射,确保成像清晰。

三、内层:成像的核心--视网膜

8-4.png

这是我们的“底片”,负责感光并将光信号转化为神经信号。视网膜的结构很精妙,光线需要先穿过其他神经细胞,才到达最底层的感光细胞:

视杆细胞:数量庞大,遍布视网膜,对微弱光线也很敏感,负责微光和夜间视觉,分辨率较低。

视锥细胞:数量较少,对光的敏感性较低,负责明亮环境下的彩色视觉和精细视觉。它们主要集中在视网膜中心的黄斑区,而黄斑的中心--中央凹,是视觉最敏锐的区域。

当光被感光细胞接收后,信号逐级传递给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最后汇聚到视网膜后部形成视神经,将信息传递给大脑。

视神经在眼球后的出口处(视神经盘)没有感光细胞,形成“盲点”。

 “眼底”是什么?

眼底是指眼后节内壁,主要包括视网膜、视神经盘、黄斑和视网膜血管。医生检查眼底,就像是通过一个窗口观察眼睛内部的健康状况,广域眼底成像设备可以轻松拍摄到清晰的眼底照片。

8-5.png

总结一下视觉过程:

光线穿过眼前节的角膜和瞳孔,经过晶状体精细调焦后,穿过眼后节的玻璃体,最终在眼底的视网膜上形成清晰图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将光能转化为电信号,通过视神经传送到大脑,经过大脑处理,我们就看见了世界。

8-6.png

电话咨询:
0512-67888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