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视阅互联网医院 2025年07月03日 10:29 浙江
养育新生儿是人生最美好的旅程之一,面对娇嫩的小生命,许多新手爸妈既充满喜悦,又难免有些手足无措。我们结合专业医学建议和实际育儿经验,为您整理一份温暖、实用、易操作的新生儿防呛奶和喂养指南,让育儿之路更加从容安心。
01科学喂奶:按需喂养
母乳喂养 vs. 配方奶喂养
母乳是宝宝最理想的食物,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纯母乳喂养至6个月。但如果因特殊原因无法母乳喂养,配方奶也能提供足够的营养。无论哪种方式,按需喂养是黄金法则——宝宝饿了就喂,饱了就停,而不是严格按时间表。
母乳喂养:
初乳珍贵--产后最初几天的初乳富含抗体,能增强宝宝免疫力。
正确含乳--确保宝宝含住大部分乳晕,可以避免乳头皲裂。
观察吞咽--若听到宝宝有规律的吞咽声,说明吸吮是有效的。
配方奶喂养:
按比例冲泡--严格按说明书调配,避免奶粉冲泡过浓或过稀。
奶嘴大小合适--新生儿建议使用最小号奶嘴,防止流速过快导致呛奶。
宝宝的饥饿信号:
做出吸吮动作、伸舌头、吃手、头部转向乳房、哭闹或烦躁不安等。
宝宝吃饱的表现:
主动松开乳头/奶嘴、表情满足、尿量充足(每天6-8次)、能够安睡2-3个小时左右不哭闹。若宝宝频繁哭闹、体重增长缓慢,建议咨询医生。
02防呛奶技巧
1. 正确喂奶姿势
母乳喂养:让宝宝头部略高于身体,减少奶液反流, 避免平躺喂奶(容易导致奶液流入气管)。
奶瓶喂养:宝宝保持半坐位约45度,确保奶嘴始终充盈,避免吸入空气。
2. 控制奶速
母乳喂养:当流速过快时,可以用剪刀手轻压乳晕减缓流速。
奶瓶喂养:选择小号奶嘴,避免因奶嘴孔过大导致奶流过快。
3. 喂奶后拍嗝
竖抱宝宝,空心掌从下往上轻拍背部(避开脊柱)持续5-10分钟,直到听到明显打嗝声。 若没拍出嗝,可让宝宝保持右侧卧位15-30分钟,减少胃部压迫造成吐奶。
4. 呛奶应急处理
轻微呛奶(能呼吸正常):立即停止喂奶,让宝宝侧躺,清理婴儿口鼻,用掌根轻拍背部(避开脊柱),帮助排出奶液。
严重呛奶(呼吸困难,面色发紫):立即实施海姆立克急救法(建议提前学习急救知识),同时拨打120直至宝宝恢复或医护人员到达。
03海姆立克急救法-婴幼儿
1. 原理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肺部充满了气体,类似气囊,而喉部作为这个“气囊”的唯一出入口,一旦因窒息导致堵塞,就会使肺部形成一个密闭容器,此时若给予肺外胸廓一定频率的冲击力,就可使胸腔内压力骤然增加,推动堵塞在喉部和气道的阻塞物排出,恢复气道的通畅。
2. 操作步骤
①新生儿呛奶时,不能立即抱起,需将其全身侧向一侧,清理口鼻腔溢出的奶液;
②施救者采取单腿跪姿或坐姿;
③将新生儿放在自己大腿上,脸朝下略低于胸部;
④用手托起其头部和下颌,避免压迫喉部软组织;
⑤新生儿头部和躯干靠在自己前臂上;
⑥用掌根快速拍击其肩胛间区5次(图一);
⑦翻转新生儿,使其面部朝上,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下方,用中指和食指迅速冲击性按压五次(图二),压迫力度不能太小,深度约为宝宝胸廓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⑧反复交替进行上述两组动作,直至异物排出或宝宝哭出声。
3. 注意事项
❌整个过程不能触及宝宝的喉咙,以免将异物推进得更深;
❌小宝宝与儿童及成人的生理特点有区别,不做按压腹部动作;
✍必须争分夺秒,呛奶黄金抢救四分钟,第一时间采取急救措施,同时拨打电话给急救中心(120),一边自救,一边等待。
✍海姆立克急救之后,注意观察婴儿有无异常,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前往医院。
科学喂养,茁壮成长
养育新生儿是一场充满挑战与幸福的旅程,育儿路上难免有手忙脚乱的时候,希望各位新手爸妈能增强信心,你们的爱和耐心会是宝宝最好的成长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