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视阅互联网医院 2025年06月06日 20:09 浙江
新生儿睁开双眼的刹那,世界的光影第一次涌入眼底。然而,这份初生的光明可能正悄然遭受威胁。值此6月6日全国爱眼日之际,我们希望通过筛查工作中的真实案例,唤起大家对新生儿眼病筛查的重视,让每个孩子都拥有健康视力,更清晰敏锐地感知世界。
视网膜出血:高发但不可忽视的警讯
一位出生体重2660克的女婴,在出生后首次眼病筛查中,就被发现双眼视网膜出血。这并非罕见—研究显示,超过20%的新生儿存在此类出血。顺产压力、妊娠高血压或新生儿窒息都可能导致眼底脆弱血管破裂。所幸,她的出血属轻度,在几周内悄然自愈。但若遇重度出血或玻璃体积血遮蔽黄斑,弱视、斜视甚至终身视力损伤便可能如影随形。
先天性白内障:浑浊镜头的无声突袭
另一名婴儿的筛查结果则敲响了更急迫的警钟—晶状体如蒙尘的镜头,光线难以抵达视网膜。出生后前6个月是视觉发育的黄金期,若此时视线被阻,弱视或失明几乎无可避免。万幸,基层医院的广域眼底成像系统在新生儿期便锁定了病灶,及时的手术计划与屈光矫正,为这颗蒙尘的“镜头”重新擦亮了希望。
视网膜母细胞瘤:斜视背后的致命阴影
两岁女孩因斜视就医,家长只关心“视力影响”与“矫正方法”。然而,眼底成像却揭示出残酷真相:右眼内巨大肿瘤血供狰狞—视网膜母细胞瘤(RB),儿童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70%患儿确诊时不足2岁,在美国,RB生存率高达95%,但医疗资源匮乏地区生存率可低至30%。若未因“斜视”筛查而意外发现,肿瘤可能悄无声息地吞噬生命。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与时间赛跑的光明保卫战
一对早产双胞胎的经历,更凸显了筛查时效的黄金价值。ROP Ⅲ期病变如悬崖边缘,治疗窗口仅有几天,一旦延误,视网膜脱离将致永久失明。基层医院常因技术与设备所限束手无策。而创新的“互联网医院”模式架起生命之桥—专家云端阅片确诊,“移动手术室”48小时内抵达床边实施激光治疗,维视阅公益基金同步解困。光明的防线,在时间沙漏尽前成功筑起。
新生儿无法诉说视野中的阴霾,
家长亦难察觉瞳孔内的危机。
筛查如同一双穿越迷雾的眼,
在视觉发育敏感期锁定威胁,
为干预赢得生机。
广域眼底成像技术可在出生一周内让隐匿病灶无处遁形。
每一次规范的筛查,
都是对生命尊严的承诺,
每一个新生命,
都值得拥有清晰探索世界的权利。
当科技之眼温柔拂过新生儿的眼底,
希望的种子便已在命运的土壤中扎下根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