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视阅互联网医院 2025年02月12日 17:21 浙江
患儿男,足月出生,出生体重3350g,出生后进行眼病筛查发现眼底白斑,眼底广域成像系统检查结果显示为双眼底颞侧渗出。
01定义
视网膜渗出是指由于视网膜血管通透性异常,导致血液中的脂质、蛋白质或液体成分渗漏到视网膜组织内或视网膜下,形成黄色或白色的沉积物。这些渗出物可影响视力,具体取决于其位置和严重程度。
02分类
根据形态和病因,视网膜渗出可分为:
①硬性渗出
血浆内的脂质或脂蛋白从视网膜血管渗出, 沉积于视网膜外丛状层中,呈黄色颗粒或斑块状,称为硬性渗出。
硬性渗出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等疾病中较为常见。
当渗出出现在黄斑区等关键部位时,会对视力产生严重影响,导致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等症状。
②软性渗出
灰白色絮状病灶,是毛细血管前小动脉阻塞后、神经纤维层的微小梗死,多位于视网膜的浅层,提示视网膜血管病变较为严重,存在局部的血流灌注不足。
在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导致的视网膜病变以及视网膜血管炎等疾病中,软性渗出的出现常常预示着患者视力预后可能较差。
03病因
视网膜渗出是多种疾病的继发表现,常见原因有
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和高血压。
血管性疾病:如视网膜静脉阻塞和视网膜动脉阻塞。
炎症:如葡萄膜炎和视网膜炎(如弓形虫、巨细胞病毒感染)。
遗传/先天性疾病:如Coats 病、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和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肿瘤:如视网膜血管瘤和脉络膜黑色素瘤。
外伤或手术:眼外伤或内眼术后并发症。
04危害
①影响视力
无论是硬性渗出还是软性渗出,当它们出现在视网膜的关键部位,如黄斑区时,会直接遮挡光线到达视网膜感光细胞的路径或引起视物变形。
②破坏视网膜功能
渗出物的堆积会干扰正常的代谢物质交换,影响视网膜代谢;软性渗出(棉絮斑)的缺血状态会导致视网膜神经细胞无法正常进行有氧呼吸等代谢过程,导致细胞功能受损甚至死亡。
③可能存在全身性疾病
视网膜渗出情况可以提示疾病的发生及进展情况,如果引起视网膜病变的全身性疾病不加以控制,可能会导致失明,同时也会增加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等其他并发症的风险。
05治疗
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具体方法包括:
抗VEGF药物(如雷珠单抗)减少血管渗漏(糖尿病、黄斑水肿)。
糖皮质激素(玻璃体内注射或全身应用)用于炎症相关渗出。
激光治疗:光凝术封闭渗漏血管(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Coats病)。
手术:玻璃体切割术清除严重渗出或牵拉性视网膜脱离。
控制全身病:严格管理血糖、血压、血脂(如高血压、糖尿病)。
06预防
定期眼科检查: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一次眼底筛查。
控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规范化治疗。
新生儿预防:孕期避免感染(如TORCH综合征)、控制早产风险,进行新生儿眼底筛查,及时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避免失明。